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形式。开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好各项议题,办理好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含金量才更高,民主成色才更足。
会议筹备-----要处理好“粮草”与“车马”的关系
如果把年初人代会形成的决议,比作启动、助推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车”,会议的筹备工作就是这辆“战车”的“粮草”。车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的质量决定“车马”的能量,“粮草”的数量影响“车马”的续航能力。这个“粮草”主要指两项工作:一是人大代表做好参会准备,二是人大机关做好会议筹备。
人大代表做好参会准备。人大代表的参会准备工作是整个会议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质量。首先要组织代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对人大工作的指示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履职常识,了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其次是组织代表有针对性的视察、调研县域重点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听取有关部门工作汇报,了解社情民意。之后,代表们应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汇总梳理,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为出席会议、审议议题做准备,尽全力把群众的愿望转化成促进“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具体行动。
人大机关做好会议筹备。一要坚持一套班子管全局。人代会期间程序多、材料多、会议类型多,对于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会议方案,大会筹备处(秘书处)严格遵守,切忌朝令夕改、临时动议、多头指挥,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副秘书长单位及大会筹备小组各组长的作用。二要坚持一个标准量成效。各筹备小组组长是本组业务的第一责任人,既要遵守法定程序,又要体现创新原则,要责任到人,细化工作标准。在会议证件制作、材料起草、议程设计、宣传策划、安全保卫各项准备工作中,要做到精益求精、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特别是设计工作报告的《工作解读》《名词解释》更要准确、接地气 。三要坚持一张“导图”定全盘。人代会不单是人大机关的会,而是全县人民的会。要教育所有参与办会单位及人员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会议不散,责任不减,程序不乱,要按照会议筹划的“工作导图”,靠短时间的高效组合,激发出办会的正能量、高质量、含金量。
会议之中-----要处理好“金刚钻”与“瓷器活”的关系
会议审议是人大监督不可缺少的程序和环节,是体现人大监督思想成果的关键。做好这项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瓷器活”,必须具有高标准的议政水平和能力这把“金刚钻”。
认识程度要深,避免言不由衷。换届伊始,新当选代表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对大会的性质和代表的职责、地位、作用认识不清,审议工作报告难免感觉“不说不好意思,说不到‘点子’上没大意思,只好即兴发挥意思意思”,甚至变成汇报本单位工作的评功摆好表态发言会。要改变这种状况,县、镇{街}人大部门就要不失时机的向代表们灌输业务知识,增强底气,使大家把开好会议真正提高到决定全县重大事项、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赶超”的重要环节来认识。
审议能力要强,确保言之凿凿。工作中发现,个别代表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和全局性重点工作了解不多,审议报告时抓不住重点,往往是从本部门、某个村甚至是几户人“房前屋后”的利益出发提出一些工作要求,立意不新,站位不高,视野不广。同时,发现大部分代表缺乏计划、财政方面的专业知识,审议计划、财政报告无能为力,无所适从,没有达到“金刚钻”的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平时通过“专家讲法律法规”“局长谈部门业务”等形式扎实做好代表专题培训工作,让代表们“能入门”甚至“钻进去”。
审议形式要活,谋求言之有效。审议方式是确保审议质量、提升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水平的重要措施。一是会议审议。要充分保证会议审议时间,让每个代表都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真正体现民主、集中民智。二是专题询问。组织有关方面的代表就相关问题,尤其是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等进行专题询问,要求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三是专业审议。人代会上的六个报告事关县域经济与社会全局,要代表们都通都懂,是强人所难,所以建立若干专题组,邀请“内行代表”分专业性审议很有必要。除此之外,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公民互动参与,进行会中专题视察,代表邀请部门领导对话等等,都是有效的审议补充。
会后落实-----要处理好“十响”与“一咕咚”的关系
会后落实,主要是指“一府一委两院”等报告任务的落实和代表建议的办理。应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内容科学安排监督议题,特别是在重点监督与一般性监督的掌握上,要处理好“十响”与“一咕咚”的关系,合理界定议题的数量和份量,既点“英雄红”,又放“闪光雷”。
常委会审议水平要“高”。常委会议题一般是年度工作的大事,是重点议题。要抓好议前调研、会中审议、审议意见形成、跟踪问效四个环节,切实提高审议质量。一是议前调研---确保“先行分队”胸有成竹。会前先行调研人员要指导被审议单位写好工作报告,真正达到材料翔实可靠,初审意见精辟,总结成绩恰当,剖析问题深刻,意见、建议可行。二是会中审议---实行重点发言人制度。由参加会前调研的人员重点发言,抛砖引玉、碰撞“火”花。只有集思广益、审议意见才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全局性和可行性,监督工作的权威才能充分体现。三是意见形成---让部门带着“问题”走。审议意见要以指出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对报告机关哪些工作不满意,什么问题解决得不好,必须解决和落实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如何改进,要写明确、详细、具体,便于承办单位落实和人大常委会监督。四是跟踪问效---确保问题“落地”。审议意见落实是增强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的关键,要把督办审议意见作为提高监督质效的最佳着力点,完善交办、跟踪督办、落实情况反馈、办理结果审查、审议监督情况公开等工作程序。
视察检查课题要“精”。主要形式是集中视察、专题视察、持证视察,但无论哪种视察,关键是选题要“精”。主要是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确定专题,围绕关系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确定专题,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选题,既可以是县内一项完整的工作,也可以是某项工作中的一个节点。在视察方式的选择上,要听看与谈访相结合,好、中、差现场都看,方方面面意见都听,各类不同观点都谈,类型不一的村户都访。
调查研究建议要“尖”。 调查研究主要是在决策部署之前或问题萌芽之时,通过深刻细致地观察、研究,形成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建议。也可在问题出现之后,通过调研形成工作报告,并注意采取三种方式,及时转化调研成果。一是把形成的报告作为参阅文件印发,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考;二是把重要调研成果转化为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转“一府一委两院”落实办理;三是把调研报告提出的一些重要意见和建议,提交给党委参阅,使调研成果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发挥作用。避免只调查不研究,只研究不转化。
代表履职招数要“鲜”。代表活动方式既要“接地气”,也要重效果。高唐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的“千名代表听民声”工作,以“家”(人大代表之家)、“站”(人大代表联络站)、“集”(农村大集)为依托,引导驻高唐的全国、省、市及县、镇人大代表规模行动,单月赶集“摆摊”、双月进站“拉呱”,“党的政策我宣传,民声实事我帮办”,积极投身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既关注了百姓“房前屋后”、“针头线脑”的小事,也对接了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大事,被全国人大总结为“代表联系群众的新方式”。
重点推进雷声要“大” 。 一是建议办理要“跟”。要将人代会期间收到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交由有关部门重点办理,确保件件意见有“跟踪”,建议落实掷地有声。二是部门工作要“评”。在评议对象的选择上,重点选取承担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较重、承办人大代表议案较多、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在评议方式上,既“面对面”地听取评议对象的报告,又要“背靠背”了解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反映;既沿安排线路查看,又到随取地点寻访,使评议既能反映成绩、看到亮点,又能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三是重点工作要“询”。询问内容一旦确定,要“真问、敢问、会问”,避免“走秀”,明白了问什么,还要完善怎么问,问后怎么办?对专题询问对象、内容、程序、处置等环节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真正使“专题询问”有章可依,有规可循,确保“询”出痛痒,“问”出实效。 (作者: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人大履职专家团成员、山东省高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姚美运)
(责编:杜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