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全面系统地建立起来。
开幕式上,百余名外国驻华使节和其他外宾应邀出席。
1226名代表,其中177名少数民族的代表、147名妇女代表,从十八岁到九十岁以上,由45个选举单位产生。1197张同意票全票通过宪法这一“人民幸福的保证书”,讨论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毛泽东同志来做自己国家的领导人……《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是中国人民民主制度的新阶段。
这一年,全国人大对外交往“开篇”。来自国际社会的“镜头”首次朝向新中国这一崭新的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呈现在国际视野之中。
202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70个春秋。
70年来,人大对外交往事业不断推进,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多形式、全方位的对外交往格局,成为国家总体外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走向世界舞台、获得更大认同感、产生更大感召力打下坚实基础——
1954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人大广泛团结亚非拉国家议会,与部分西方国家议会、议员接触交往,为新中国打开外交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大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特别是同世界各地区主要国家议会和多边议会组织深化交往合作,成为我国走向世界、观察世界、联系世界、影响世界的重要渠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进一步聚焦“国之大者”,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不断完善对外工作格局,开拓进取、担当尽责,为增进政治互信、促进务实合作、深化人民友谊、维护核心利益作出贡献;
……
人大对外交往积极发挥优势,深化理念交流传播。全面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宣介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全球倡议、共建“一带一路”等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生动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效果,宣介习近平法治思想,展现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成果,积极促进同世界各国法治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国际社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了解更加真实、立体、全面。
“两会时间”让世界理解“中国之治”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我和数百名中外记者、外国驻华使节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共同见证了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这一精髓时刻。”大会期间,肯尼亚驻华大使馆大使、副馆长埃德温·阿凡德说。
图片图为全国人代会期间,外国驻华使节旁听大会。摄影/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样充分发扬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什么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通过全国人代会铺展开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画卷,国际友人找到生动诠释。
全国人代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把来自田间地头、原汁原味的百姓声音带到民主殿堂;部长们通过“部长通道”直面关切、接受监督、回应民声;一个个议案建议牵动百姓目光,唤起共鸣、引发热议……“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得到最大彰显。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认为,中国式民主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努力,获得全体人民的支持。中国的民主形式是不断发展的讨论和辩论的形式,但它是建立在整个社会共识的基础上的。他说:“这是一种深刻的民主,与许多西方国家存在的民主非常不同,例如英国或美国存在的民主往往会产生分歧,使一个国家很难采取任何单一的道路走向未来。”
“‘中国制度’具有自我完善能力,带领人民继续向前发展。”阿尔布劳相信,中国共产党有决心进一步推进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人大代表之家、基层立法联系点:
人大制度优势功效的生动缩影”
人大代表家站、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民主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对外宣介中,国际友人通过实地参访,进一步感受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功效,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
2024年8月17日,各国议会联盟主席、坦桑尼亚国民议会议长图利娅·阿克松来到北京朝阳区南磨坊乡人大代表之家、基层立法联络站考察。
走进人大代表之家,映入眼帘是醒目的工作机制标识——“双联系”,区人大代表与人大常委会和居民保持密切联系;“双见面”,乡人大代表与居民、政府经常性地见面,把选民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给当地政府。
一侧的“代表墙”上,55名南磨房乡人大代表的姓名、照片、选区、选民数,以及南磨房乡人大代表“家站点”分布图等信息一目了然。
朝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宏志向阿克松主席阐释了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作用:“在中国,人大代表是兼职的,有各自职业,在各自领域了解群众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后建言献策。代表之家就是定期接待群众、联系群众、学习研讨、提高履职能力的工作平台和场所。”
阿克松主席很感兴趣,认真聆听,频频点头。她表示,非常感谢有机会了解中国卓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希望提出几个问题,以更好了解这些制度和机制。
与阿克松的亲切互动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大家表示:“看得出来,阿克松主席对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十分关心,提出的问题都是很有针对性的。”
1996年9月16日,各国议会联盟第96届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摄影/程至善
“我记住了‘人民大会堂’这一名字的由来
——‘因为它是属于人民的’”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共商国是的重要场所。人民大会堂是一部立体史书,记录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铿锵前行的足迹。
2024年7月,北京。中美洲议会议长加西亚率中美洲议会领导层首次集体访华。来到万人大礼堂,代表团一行为之深深震撼:“这里庄严、肃穆,让人心潮澎湃,我们来到了中国的民主殿堂。”通过聆听讲解,加西亚议长一行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记住了“人民大会堂”这一名字的由来——“因为它是属于人民的!”
来到上海,代表团在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聆听讲解,深入了解基层立法联络站的政策背景、制度设计、实践参与,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大家竖起大拇指:“习近平主席的远见卓识令人钦佩。”
从北京到上海,从人民大会堂到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团一行对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了更深刻理解。
“我了解到中国普通民众如何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亲身参与立法,了解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如何实践,这让我印象深刻。”加西亚议长说。“百闻不如一见。无论是访问全国人大、人民大会堂还是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我们亲眼见证、亲身体验了中国的民主实践。”古铁雷斯副议长说。
“人大代表:
中国人民的贴心人、人大制度的践行者”
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通过与人大代表“面对面”,国际友人亲耳聆听代表推动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事例,直观地看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给人民群众带来幸福生活。
2023年7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太仓万方国际码头有限公司门机司机褚锋,向前来参访的洪都拉斯、基里巴斯等9国29名议员和议会官员们讲述了自己积极参加人大调研活动,为解决一线工人和港口行业发展困难、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建议的经历。
一名基层工人可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发声?这在西方国家政治体系中难以想象。褚锋的介绍打破了一些外国议员的局限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在中国,不论民族、职业、性别、财产状况等,都可以当选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盛弘是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荣华第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扎根社区10多年,常常为前来参访的外国代表团讲解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机制和实践。
“很明显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来华考察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外国代表团越来越多,盛弘常常在讲解中讲到,这就是她工作生活的地方,中国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在社区里工作,每天都和社区居民交流,听取大家的真实意见和想法。
图为格林纳达众议长利奥·凯托接受《中国人大》杂志专访。摄影/许义甫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令我十分钦佩”
近年来,多位外方议会领导人在访华期间接受专访,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蕴含“中国之治”制度密码。
智利众议长卡罗尔·卡里奥拉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2024年7月,卡里奥拉众议长应邀率团访华。她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令我十分钦佩。”
在卡里奥拉看来,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建立一个代表如此广大人民、如此迥异社会群体的制度都是十分困难的,但中国做到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在造福人民方面成就显著。以脱贫攻坚为例,卡里奥拉认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功效,起到了重要作用。“毫无疑问,中国的制度是能够取得成功的。”
对此,卡里奥拉进一步表示:“中智在深化务实合作方面前景广阔,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能够代表14亿多中国人民的政治制度,智利国会与中国立法机构开展交流意义重大。此次立法领域经验成果交流十分务实有效,期待两国立法机构政治对话委员会创造更多交流机会,发挥更大推动作用。”
2024年7月,佛得角共和国国民议会第一副议长阿尔明多在华考察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央和地方的实践,实地参访了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他同样表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设计科学完备,在中国的中央和地方各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论是村庄的跨越式发展,各个地方的高质量发展,还是中国取得的卓越成绩,都是中国人民心愿的体现,离不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2024年第16期)
(责编:高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