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圣法度,所宜坚守。经过历次不断修改、完善的宪法、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为人大代表工作提供了根本的方向指引,人大代表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头连着国家机关,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创新是“关键要素”,坚守是“工作根本”。
近年来,各级地方人大常委会保障代表履职,在强化代表活动阵地、拓展代表履职平台、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延伸监督工作触角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开展各种形式线上+线下的培训班、举办专业课大讲堂;建立独具特色的代表活动“站、点、家”;健全常委会与代表、选民的双联多联制度;开展满意度测评和代表履职实效打分;建设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探索民生实事项目和人大代表票决制等等。代表沟通联系的平台多样了,工作履职的载体创新了,活动渠道拓展延伸了,监督工具手段科技化了,建议办理方式多元了,表现出来的更是不断提升的代表履职能力,不断增强的监督力度和不断提高的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新貌。
无论形式如何创新改变,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代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坚守职责,代表人民行使好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没有坚守作为基础,创新工作会如无源之水,失去生命力;会像无舵之船,迷失方向。当然,没有创新的坚守,坚守也会如墨守的成规,失去活力,失去应有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正如当年小岗人的创新,在生产力不够发达时,小岗人打破成规,开秘密会议,签下生死状,18颗红手印创出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今,在农村的生产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小岗村土地又流转起来,走上“合作社”生产力不断升级的道路,农民稳定增收。不断创新的是思维,唯一不变的是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新序·杂事》上的一句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创新是工作的手段,重要的是对于肩上职责的牢牢坚守。创新和坚守是人大工作不变的主题,只有不断在创新中坚守,在坚守中应势改变,才能够始终在“为人民服务”的征途上,走深走实走远。(作者:马珊珊)
(责编:杜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