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解决好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殚精竭虑、深邃思索,提出一系列重大论断、重大理念,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离不开法治护航。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足职责定位,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项工作贯穿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中。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作为我国粮食安全领域的第一部基础性、统领性法律,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出台,对深化国家粮食安全依法治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将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行为准则,深刻阐明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抓什么、怎么抓、谁来抓等重大问题。
比如,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耕地保护看得很重,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还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粮食安全保障法专章规定耕地保护制度,并首次将“树立大食物观”写入法律。
立法的足迹,仍在延续。从乡村振兴促进法、农业法、反食品浪费法、黑土地保护法等法律,到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再到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的相关法规,我国在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对外公布。人们欣喜地发现,被分别纳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和第二类项目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渔业法(修改),成为今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预备审议项目。这说明,与粮食安全保障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更加完备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体系正在加快构建中。
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实施中才能得到彰显。围绕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相关法律的实施工作,综合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形式,推动法律的有效实施和进一步修改完善。
2023年8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在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基础上,举行联组会议,开展专题询问。作为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首次专题询问,询问现场气氛热烈,取得了问出真问题、答出实内容的实效。
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良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首次执法检查,就是对种子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赵乐际委员长和武维华、雪克来提·扎克尔副委员长分别带队,深入基层一线,实地检查种子法实施情况。当年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关于检查种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为促进农业法全面有效实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4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农业法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重点是八个方面,其中包括“强化耕地保护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情况”和“推动种业振兴,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情况”等。值得一提的是,农业法(修改)也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第一类立法项目。这意味着,此次执法检查将成为该法修改完善的重要参考。
此外,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围绕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智慧农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以此更好推动粮食安全保障法的贯彻实施。
仓廪之粮,民生之本;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系统观念,用一系列“组合拳”为高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我们也期待,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中国人民端牢“中国饭碗”的法治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2024年第10期)
(责编:高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