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城东街道官坝社区综合服务体外的院坝上,矗立的高约3米、两面分别写着人大代表“收音壁”、“回音壁”的圆盘格外显眼。这是官坝社区人大代表活动站密切联系群众、收集意见建议的重要载体——群众随时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贴在“收音壁”上;代表们认领问题后,将推动解决的情况回复在“回音壁”中。
官坝社区人大代表活动站建于2023年5月,与社区综合服务体资源融合共享,实现规范化建设,推进代表“家站”迭代升级。站内的议事厅里,常有人大代表、居民群众与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同题议事,“收音壁”、“回音壁”被称作是连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近日,黔江区城东街道官坝社区居民宁超祥在“收音壁”前留言。供图/黔江人大
“推进得这样快,真是没有想到!”家住官坝社区的居民宁超祥,在参与议事后感慨,从提出问题到答复解决仅用了11天时间。
城北综合农贸市场如厕难,一直是当地群众的一块“心病”。11月2日,黔江区人大代表王绍旭按照惯例回到选区,在官坝社区人大代表活动站接待选民并述职,不少群众向他反映这一问题,希望早日解决。
“城东小学迁过来了,周边居民越来越多,每逢4、9赶场日,市场一带往来就有四五千人,但附近路段仅市场内建有一个公厕,到另一个公厕需要走1.5公里。”参与反映问题的居民宁超祥说。
厕所方寸小,民生事为大。接收问题后,王绍旭及时走访勘查,并将具体情况向人大街道工委反馈,经研究后交办,着力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11月9日,宁超祥受邀与城东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何剑锋、区城管局执法支队支队长邓光军等一同了解情况。“桃子坝桥头空地、市场临河空地和市场临河围墙三处,都可以新建公厕。”一路上,宁超祥积极出谋划策。大家约定,4天后在代表活动站开展“三方议事”。
11月13日,在三方议事中,邓光军带来了好消息:经过区城管局研究讨论,初步确定了新建公厕的方案,并且就公厕规划选址、设计工作、后期维护等,三方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近日,“回音壁”一面有了新的回复:关于官坝社区旁边书香门第小区至状元路路面破损严重和雨污管网堵塞严重问题,雨污管网整治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拟定于11月20日动工建设。
这项工作回复的背后,也是党和政府与代表、群众同题议事,同向发力的结果。不久前,官坝社区人大代表活动站在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活动时,区人大代表宁兴碧、王桂接收到选民反映的问题。两位代表当即进行走访勘查,将情况反馈给人大街道工委。随后,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区城管局、住建委、设计单位和沿线的黔江初级中学、社区、人大代表、群众共同到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并现场议事讨论工程建设方案,最终推动问题解决落到实处。
官坝社区人大代表活动站依托“议事厅+收音壁+回音壁”,形成建议意见办理闭环机制,是黔江区人大常委会以“两个联系”为抓手深化拓展代表工作,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建站以来,累计组织代表进站联系接待选民群众600余人次,开展议事活动7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2件,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密切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基础。总结代表“家站”建设工作经验,黔江区人大常委会创建了“一接二访三议”工作制度:“一接”即利用代表活动站每月固定接待选民,收集整理选民反映的问题;“二访”即根据收集问题,组织代表通过走访和约访,对群众提出问题进行现场勘查、沟通协调;“三议”即组织群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开展“三方议事”活动,聚集民智、同题议事,构建起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的新模式。
听取民声,汇集民意,发挥民智,凝聚民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社会治理,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创建“一接二访三议”制度,使代表“家站”成为了助力民意“直通车”驶入民生“快车道”的重要平台,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在黔江落地生根。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2023年第22期)
(责编: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