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国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同这一国体相适应,在政体上,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根本政治制度保障。风雨兼程70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得到广大人民认同和拥护,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确保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是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我们党立足国情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从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到工农兵代表大会,从“三三制”参议会到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过艰辛探索和实践,最终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巩固、完善、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可靠制度保障。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有效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有效保证国家治理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有效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新时代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大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召开党的历史上首次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第五次修改,全面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宪法权威和尊严进一步树立;一批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相继出台或修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臻完善;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人大代表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按照“四个机关”的定位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最重大的成果,是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保证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国家治理的合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全面贯彻、有效运行,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要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制度,完善监督法及其实施机制,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监督。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让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开来。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总结历史经验,勇担时代使命,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人大》杂志社总编)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2024年第16期)
(责编:高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