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更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功。近年来,资阳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基层人大调查研究阵地建设,指导雁江区资溪街道人大工委成功创建首批省人大常委会调查研究联系点,与时俱进推动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高起点谋划 搭好“民意连心桥”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对调查研究联系点建设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在深入调研、认真比选、综合考量的基础上,指导雁江区资溪街道以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依托,按照“三集四有”原则,即坚持“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强化服务保障,实现“有场地、有机制、有人员、有设施”。建立健全调研课题选题立项、调研项目合作推进、调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机制,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注入“源头活水”,让民意在这里交流、思想在这里碰撞、共识在这里凝聚、同心圆在这里绘就,努力将调查研究联系点建设成为人大制度的宣传平台、人大理论的学习平台、人大调研的工作平台、人大履职的服务平台。
高标准建设 建好“决策智囊团”
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构建“1+1+3”组织体系。一是强化一个引领。即发挥资溪街道党工委的引领作用,确保调查研究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二是织密一个网络。强化了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街道人大工委的统筹协调,凝心织密“一张网”,聚力下活“一盘棋”;三是建强三支队伍。一是建强调查研究团队,把街道社区具有一定写作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同志吸纳进入团队,作为工作的主力军;二是建强智库咨询团队,邀请市、区人大相关专业同志,党校老师和司法律师加入团队,为工作开展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建强信息收集团队,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社区网格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让调查研究成为密切党群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人民群众的“制胜法宝”,努力在实地走访中“察民情”,在促膝交谈中“集民智”,在对症下药中“纾民困”。
高质量运行 用好“发展助推器”
实践中,坚持以“四个注重”推动人大调查研究联系点建设落地见效。一是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通过“人大讲堂”“法治书吧”“理论充电站”,常态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学习宣讲,邀请市委党校老师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专题辅导。二是注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打造“民主法治广场”“地方立法长廊”,利用“户外宣传栏”和室内“人大制度发展历程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广泛宣传,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深入人心。三是注重人大制度理论的研究交流。通过“民主信箱”“群众盖碗茶”院坝会、“民情茶室”、QQ及微信群等载体,线下线上收集群众立法需求和意见建议。组织开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助推停车治理”等多项专题调研。四是注重人大实践创新成果的运用。近年来,市、区人大多次以资溪街道为对象开展深入调研,收获一系列丰硕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研究》等多篇理论成果获省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一等奖。以资溪街道为对象的调研成果多次获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和资阳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相关建议被雁江区委吸纳。在地方性法规草案意见征求中,收集意见建议160余条,采纳30余条。其中“城区停车位太少,建议在合适路段设置临时停车位”等来自基层的呼声,被吸纳写入相关地方性法规。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多次在联系点组织开展研讨交流,起草了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立法、加强和改进人大协商工作、推进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等实施意见。实践中,以资溪街道雁南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为引领,在全市先期建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示范基地9个,相关作法获中国人大网、四川人大信息、省人大办公厅工作情况交流刊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在人民,源在百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依靠调查研究,奔着问题去、向着难处攻,就没有破除不了的发展掣肘、解答不了的时代之问。树大必须根深,基层人大调查研究联系点让“家门口的声音”听得到、用得上,使民主的“获得感”看得见、能体验,必将在推动人大调查研究工作与时俱进,助力人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征程中,发挥新的作用,书写新的篇章!
(来源:“四川人大”微信公众号)
(责编:高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