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枝江市人大常委会创新举措,立足“深”“广”“实”,深入开展“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以下简称“三民”)代表行动,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擘画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大同心圆”的枝江画卷。
一、突出“深”字察民情
(一)深度激励,让代表心中有光
制度约束明导向。出台《枝江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积分制评价办法(试行)》,对市人大代表履职的20项具体内容进行百分制考核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推荐代表连任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不过关的进行约谈,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出台镇(街道)人大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市委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压实镇(街道)人大代表工作责任,树牢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鲜明导向。教育培训强素质。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进代表履职培训常态化、制度化。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省市人大专家来枝开展代表初任培训与能力提升培训,组织50余人次到周边县市区考察学习代表工作,每月邀请部分基层代表参加市人大机关“人大讲堂”。对标对表找差距。常委会机关的人大代表树牢“五个一线”意识,“真刀真枪”查找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我加压、主动整改。深入开展“优秀建议”评选活动,鼓励代表多提高质量的“精品”建议。选树罗海霞、肖贤方、周代年等一批优秀人大代表典型,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介,形成代表履职“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二)深入调研,让代表肩上有责
立足“一个中心”,突出代表主体。以“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枝江实践”为中心,坚持向代表寄送资料,重要工作通过线上渠道及时向代表推送,每季度组织代表视察法院庭审,保障代表及时掌握市情政情。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三查(察)”活动,认真听取意见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答复,让代表感受到沉甸甸的履职责任。聚焦“三个方面”,精选调研主题。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堵点、市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精准选题。针对全市园区建设、农业品质品牌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等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力求推动解决1至2个实际问题。做到“三个结合”,创新调研方式。在代表小组组织的调研活动中,采取听取汇报与实地察看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定点考察与随机走访相结合的方式,了解真实情况。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组织的“三查(察)”活动50余人次,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将调研向纵深推进。
(三)深耕基层,让代表脚下有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开展系列活动,让代表走在田埂上,走进生产线,温暖群众心。开展“三在三争”活动。组织和发动代表在选区选举单位争做践行初心的表率、在代表工作平台争做依法履职的表率、在本职岗位一线争做建功立业的表率。开展“双联”活动。建立和完善市人大常委会驻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促进代表联系群众常态化开展。安福寺镇人大在前三季度活动中,103名各级代表在田间地头走访联系对象650余人,开展政策宣传、法治讲课123次,收集整理意见建议56条,化解矛盾纠纷68起。开展“三主联动”活动。组织代表深入联系市场主体,发挥主体作用,监督“一府一委两院”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各级人大代表与3020家市场主体结对,建立“联、访、办、评”闭环机制,“零距离”倾听市场主体心声,收集到市场主体反映的问题192个,督促“一府一委两院”“零延时”解决市场主体困难,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发出活动倡议书,号召全市人大代表结合共同缔造活动,用心用情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市人大代表孙小华把工业领域的环保科技手段应用到乡村黑臭水体治理,目前已将35亩的荒坑废塘和延绵2km破败沟渠建成水清岸绿景美的孙家港生态园,成为群众劳作之后的憩息休闲之地。
二、突出“广”字聚民智
(一)广开贤路,丰富联系平台。
拓宽代表联系群众平台,将全市8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编为45个代表小组,在镇(街道)新建代表之家9个,在村(社区)新建代表联络站52个、流动联络站点168个。依托分布人大代表“家站点”,每季度开展一次代表小组集体活动,每月两次安排代表就近接待选民。在11月10日全市统一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活动的首日,安福寺、董市等7个镇组织107名各级人大代表到选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及共同缔造活动相关精神,共接待和走访选民500余人,收集意见建议110余条。仙女镇代表小组组织代表视察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建设情况后,提出了要进一步注重细节美化、抓好已建项目管护、调动更多村民自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同时,采取“田间地头问收成、夜访农户唠家常、庭院树下听民声”等方式收集民情民意,让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双向奔赴”。
(二)广纳良言,优化联系渠道。
全面开启代表议案建议网上办理机制,构建代表联系群众的网络信息平台,推进代表履职向纵深发展。代表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通过“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提出的126件代表建议,实现全程网上处理。闭会期间,市人大代表通过“人大代表监督工作微信群”,以图文并茂形式提出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即时响应,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在微信群回复,构建了人大代表反映社情民意和意见建议办理的便捷渠道。枝江市人大代表、百里洲镇宝月寺村党支部书记张加喜群策群力,结合村情开发了以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为方向的“一码通管”新模式,依托二维码幸福门牌,做到惠民政策“码”上看、群众有事“码”上办、信息互通“码”上管,百姓“码”上反映,代表马上处理,把一个原来全市有名的“后进村”“上访村”改造成现在的“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三)广谋从众,汇聚群众智慧。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创新代表工作机制,将民主与集中、有机结合,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形成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生动局面。自代表法实施以来,枝江市人大常委会连续30年开展“代表走访月”活动,在今年的活动中收集意见建议800多件,梳理、整理为5个方面80余条。今年6月21日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明柱带领部分市镇人大代表,在仙女镇赵家冲村与屋场湾子40多名群众拉家常,共商村柑桔交易分拣中心项目建设、沟渠疏通、人居环境整治、道路扩宽等多个实际问题,用协商民主为基层管理赋能。创新“共同缔造”三重四联机制(区域内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联商、联调、联抓、联动机制),邀请居民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片区委员会组建、基础设施建设等话题谈感受、提问题,相关职能部门现场作回应,充分动员人大代表、小区居民、社会组织等参与基层治理,推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基层落实落细。
三、突出“实”字惠民生
(一)督查考核实事求是,人大监督有硬度。严格落实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接受原选举单位监督的宪法法律规定。 11月9日,组织10名在枝选举的宜昌市人大代表述职,面对面听取述职代表履行职责、为民服务的情况汇报,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述职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收到了良好效果。放弃以往由常委会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对口督办等“常规”方法,出台《2022年度市人大代表建议督办工作方案》,将28件重点建议提请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领导领衔督办,把好意见建议办理“督办关”“问效关”。市委书记带头领衔督办“关于构建政企亲清关系、切实提升营商环境的建议”等办理情况,并当面征询建议人意见,做到了高站位推进建议办理、高质效回应群众期盼。年中与年末,对全市代表小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代表履职尽责情况开展专项考核通报,推动“答复满意”向“落实满意”转变。近三年来,常委会共收集、办理意见建议615件,满意度达100%,真正做到了代表建议“花开有果”、办理“掷地有声”。
(二)服务产业实与有力,代表履职有力度。以人大代表“三在三争”“三强一促”活动为载体,结合各地特色新建24个专业代表联络站,把代表活动延伸到优质粮、水果、水产、畜禽等特色产业链,链接合作社500多家,规模养殖户675家,农户5万多户,在产业链上展现了代表履职新作为。宜昌市、枝江市人大代表、粮食产业链“链长”李开梅心系国之大者,牵头成立优质粮产业代表联络站,提交建议推动我市建立4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基地,带动社员1000多户发展订单农业2万多亩,开展社会化服务30万亩次,帮助153户困难群众脱贫致了富。宜昌市、枝江市人大代表、肉牛产业链“链长”肖贤方提出关于大力发展“3321”肉牛养殖模式的建议,积极发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代表示范引领作用,组建联强合作社,投资肉牛养殖和开发、兴建牛郎山特色小镇,闯出了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吸纳就业、代养合作,引领330多名农户走上了致富路,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
(三)解决问题实心实意,履职为民有温度。出台《枝江市重大民生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打破以往政府和群众视角不一致的瓶颈,全面推行重大民生事项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并指导8个镇全面推行。让人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参与到重大事项的决策上来,成为民生实事的建议者、决策者、监督者和受益者。代表小组活动聚焦农村偏远地区产业发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焦点、难点问题,引导代表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各级人大代表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积极参与“筑堡工程”“清违行动”“共同缔造”等中心工作,切实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法积极履职,提出金湖湿地公园管理处建筑风格不协调、袁家岗路路灯长时间不亮、校园门口交通秩序有待规范、白洋镇鲁家桥年久失修亟需重建等“小微建议”23件,并跟踪督办到位,用代表力量擘画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枝江画卷。(文:丁俊)
(责编:杜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