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协和江南医院呼吸内6科1月29日新组建后,34天治愈8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
这个“重症六科”的领头人,是一位女主任医师,她叫付萍。
她与团队和同事紧密合作,她待患者如亲人,如沐春天,让生命重现阳光。
7个小时组建新冠肺炎专科
1月29日,战疫最吃力的关键时刻。
住院患者大量增加,协和江南医院现有病床无法满足患者的就诊需要。
“今晚就要开始接收新冠肺炎病人。”时任该院消化内科主任的付萍,奉命组建呼吸内6科。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作为武汉市人大代表的付萍,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她首先遇到的难题,是人员不够。
随着医院新冠肺炎专科的不断增建,医院原有的呼吸内科相关医护人员,早已分散在各个科室。
现有人员,来自外科、门诊、肿瘤科等多个科室,呼吸内科医生仅一名,新冠肺炎诊疗经验并不丰富。
付萍把人员召集后,首先进行了新冠肺炎治疗相关知识培训,然后把医生团队分成了二组。一组负责疾病诊疗质量把控及相关具体操作,一组负责科室院感知识及院感防护相关知识。护理单元,则由护士长全权负责。
人员问题解决后,科室场地问题随之而来。
付萍请来院感科相关专家,对科室进行了快速分区,临时将科室分成了3区2通道(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病人通道,患者通道),并进行了细致的封闭,最大限度地减少交叉感染。
1月29日晚上9点,仅用7个小时组建的呼吸内6科,收治了首批53名住院患者。
34天治愈80多余患者
随着患者日益增多,刚组建的科室又面临了人员经验不足,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不足等问题。
付萍迅速制定临床路径,把病人按照轻、中、重、危四类,分别制定相关诊疗流程,并打破以往内科管床医生自行查房的惯例,实习小组查房制度。
她要求小组将整个病房的病人情况制定详细表格,分别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各项检查结果、目前治疗情况、下一步治疗方向。
在每天早交班时,各个管床医生进行详细汇总后,由2名组长带上表格,各带领一名组员进行查房,然后根据病情变化统一调整医嘱。
付萍身先士卒,主动每天带组查房,消除大家的紧张情绪。这样一系列制度执行下来后,科室的治疗标准统一,不会因为管床医生的水平差距,造成治疗效果的不同,同时也最大限度节约了物资。
关键时刻,江苏援鄂医疗队抵达该医院,感染科、呼吸科、重症科、院感管理及护理方面的多名医护专家来到呼吸内6科,主动参与一线工作,对新冠肺炎的诊疗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科室的诊疗水平更上一层楼。
呼吸内6科组建的第11天,5名患者经过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果,成为首批出院人员。
据统计,34天时间,付萍所在科室,先后收治病人130余人,治愈出院八十余人,其中危重病人二十余人,转科转院十余人,死亡四人。
对待患者如同亲人
对待病人,付萍像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刘婆婆是一位78岁的老人,老伴一同住院,家里儿女均隔离。
经过救治,刘婆婆病情好转得快,而老伴马爹爹相对较重。
治疗期间,马爹爹胃口不好,想喝粥。付萍几乎每天早上熬粥送给老人喝。如今,两位老人恢复得很好。
41岁的阮月(化名)病情危重,付萍格外关注她,天天进病房查房,及时调理各项指标。为了时时掌握她的病情,她加了陪护人员的微信,及时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经过积极治疗,阮月已转危为安。
一些个人与团体,被付萍的精神所打动,给一线医护人员捐款十万元。付萍还联系了一些企业,捐献防疫物资价值百余万元。(文:楚天都市报记者卢成汉 通讯员杨惠君)
(责编:刘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