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保证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是最基本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要全面有效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报告对该法的实施情况作了介绍,一是各级政府重视程度明显提升,该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贯彻,依法加强监管,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二是标准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共制定发布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3540项,基本涵盖了我国常用农兽药品和主要食用农产品;三是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国务院先后印发实施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三个十条”,全国525个产粮油大县出台了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所有省份完成了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规划编制;四是监管责任落实力度不断加强,市场监管部门自2016年起,要求全国各市县开展基层食用农产品抽检,2016年、2017年均安排76.5万批次,实现农产品检测体系市、县基本覆盖。
同时,报告指出,基础薄弱、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管理不规范、监管机制有待完善等是该法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正处在由“乱”到“治”的转型期,吃得安全、优质、营养、健康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建议,需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切实做好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在抓好农产品产销全程的严格管理以及各级监管体系建设的同时,适时修订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责编:李丹丹)